展示可持續發展

致力成為負責任的企業,為環境和社區帶來正面改變

詳細資料

連續式互扣管樁設計 演藝綜合劇場深層挖掘基地

深度大挑戰

香港的建築物普遍建有多層地庫,施工時,需要動用複雜的垂直挖掘及側向支撐系統(ELS),用於岩石土壤混合層更是常見的。

 

研發專利技術

金門地基工程團隊開發了一套連續式互扣管樁(又名「離合器管樁」)專利設計,其優勝之處是結合鋼板樁與傳統鋼管樁。該系統由兩部份組成:鋼管樁外殻給側向支撐系統提供支架結構,而焊接於鋼管樁兩側的度身訂製離合器則有效阻截地下水滲入。「井下鑽探法」結合了訂製的鑽探設備後,變得快捷可靠,更適用於混合泥土狀況的深層挖掘。

 

縮減臨時填海面積

連續式互扣管樁設計方案應用於西九文化區轄下演藝綜合劇場的地基工程。ELS 的原先設計是一組雙牆設計系統,由傳統管樁牆和預先鑽挖的鋼板牆所組成,本來按計劃沿著現有的重力式防潮海堤而建造。若要建造原先的雙牆系統,則需要在現有的海堤上鑽孔三次:首先要為安裝鋼板樁進行預先鑽挖,然後使用振動錘安裝鋼板樁,最後步驟則是安裝鋼管樁。此方式所引發的挑戰在於配合海堤的建設進度、安全性、沉降度和穩定性。由雙牆設計轉而使用單一連續式互扣式管樁牆,可有效阻截地下水滲入樁管外,還可解決建造性問題,以及保護海堤。

 

與原先的雙牆系統設計相比,應用於演藝綜合劇場的連續式互扣式管樁系統帶來以下可持續性益處:

  • 節省約400噸重的鋼板樁牆(連同相關500噸的内含碳排放量)
  • 免除去預先鑽挖鋼板樁牆所需的10,000次以上起重 / 機械設備操作(估計節省約357,000公升的燃油量和1,140噸的碳排放量),並減少整體的噪音滋擾。

 

此連續式互扣式管樁專利方式也應用於價值62億元的中九龍幹線 – 啟德西工程合約,可減少因興建隧道而需臨時填海的幅度。

 

「連續式互扣式管樁方式減少沉降度和穩定性的風險,而阻截地下水滲入管樁亦見成效 – 對工程而言,全都是重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