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料
连续式互扣管桩设计 演艺综合剧场深层挖掘基地





深度大挑战
香港的建筑物普遍建有多层地库,施工时,需要动用复杂的垂直挖掘及侧向支撑系统(ELS),用于岩石土壤混合层更是常见的。
研发专利技术
金门地基工程团队开发了一套连续式互扣管桩(又名「离合器管桩」)专利设计,其优胜之处是结合钢板桩与传统钢管桩。该系统由两部份组成:钢管桩外壳给侧向支撑系统提供支架结构,而焊接于钢管桩两侧的度身订制离合器则有效阻截地下水渗入。「井下钻探法」结合了订制的钻探设备后,变得快捷可靠,更适用于混合泥土状况的深层挖掘。
缩减临时填海面积
连续式互扣管桩设计方案应用于西九文化区辖下演艺综合剧场的地基工程。ELS 的原先设计是一组双墙设计系统,由传统管桩墙和预先钻挖的钢板墙所组成,本来按计划沿著现有的重力式防潮海堤而建造。若要建造原先的双墙系统,则需要在现有的海堤上钻孔三次:首先要为安装钢板桩进行预先钻挖,然后使用振动锤安装钢板桩,最后步骤则是安装钢管桩。此方式所引发的挑战在于配合海堤的建设进度、安全性、沉降度和稳定性。由双墙设计转而使用单一连续式互扣式管桩墙,可有效阻截地下水渗入桩管外,还可解决建造性问题,以及保护海堤。
与原先的双墙系统设计相比,应用于演艺综合剧场的连续式互扣式管桩系统带来以下可持续性益处:
- 节省约400吨重的钢板桩墙(连同相关500吨的内含碳排放量)
- 免除去预先钻挖钢板桩墙所需的10,000次以上起重 / 机械设备操作(估计节省约357,000公升的燃油量和1,140吨的碳排放量),并减少整体的噪音滋扰。
此连续式互扣式管桩专利方式也应用于价值62亿元的中九龙干线 – 启德西工程合约,可减少因兴建隧道而需临时填海的幅度。
「连续式互扣式管桩方式减少沉降度和稳定性的风险,而阻截地下水渗入管桩亦见成效 – 对工程而言,全都是重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