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4日
金門建築順利貫通全港最深隧道 成功安裝繞道管道預制組件
金門建築致力提升工程技術,成功為「淨化海港計劃」建造全港最深隧道,以及為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安裝巨型預製組件。創新技術的應用不單使香港的海底建造工程邁向新里程,同時亦締造更安全、更環保的工作環境。
金門建築為「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北角至昂船洲段污水輸送系統工程,成功貫通全港最深隧道,其最低點達海平面以下160米。該段污水輸送系統亦是香港使用爆破技術挖掘污水隧道中最長及最深的一條。
為了令工程順利展開及確保工友的安全,金門建築應用了多項創新科技及資訊科技技術以加強風險及安全管理,包括:
·首次在香港使用隧道人員追蹤系統,透過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監察於鑽挖爆破隧道內工作的人員,配合閉路電視監察系統,實時監察隧道內的環境及工作狀況,以提升工作安全。
·首次從澳洲引入「自動化豎井泥石運送系統」(Automatic Shaft Mucking System),減少人手處理程序及工人於隧道工作時間,提升效率及工作安全。
·使用3D掃描檢查隧道挖掘斷面圖以增加測量準確度及節省時間。
·除使用對講機及電話系統作日常溝通外,於隧道內設置無線網絡,利用防震、防塵的平板電腦與地面人員即時溝通,以傳送相片、文件等,節省工序及時間。
工程亦採取多項環保措施,包括建造全密封隔音屏障;於隧道內使用LED照明燈以節省能源及減少碳排放;安裝製冷系統令隧道環境乾爽;儘量使用電動隧道挖掘機械及使用超低硫柴油的火車頭等等。
安裝繞道管道預製組件
另外,金門-利達聯營成功為橫跨港鐵荃灣線段的中環灣仔繞道工程完成安裝巨型預製組件。為免繞道及填海造成對該段港鐵線的影響,工程人員需要預先在港鐵隧道兩旁建造兩行共51支鑽孔樁柱來承托隧道上跨過的繞道管道預製組件。
繞道管道原設計分為5個獨立管道,聯營公司將其合拼為一個長125米,闊48米,高12米,重達4萬6千公噸的組件,由海路運送。合拼後既可精簡工序,亦可減少拖航進入維港次數從而減低滋擾,也可令工程裝嵌更加穩定。
在樁柱建造期間,聯營公司運用預製方法搭建大型工作台,減少海面及水底工序,亦可避免大量躉船及其他船隻在繁忙維港運作。工程團隊首次利用360度旋轉磨樁機建造海樁以減少震動及對港鐵荃灣線的影響,更可減少在夜間進行工程,避免對鄰近地區造成噪音滋擾。此外,亦採用油壓切割方法精簡打樁頭等工序,減少工人在海面以下用沉箱方式工作。
在水底接駁巨型預制組件在樁柱上時,亦運用RTK全球定位衛星系統以提供實時數據和增加準確度。
金門建築將繼續致力引進及應用先進的工程技術,為愈趨複雜的工程提供更具效率,既安全又環保的建造方案。
- 完 -
傳媒若有垂詢,請聯絡:
企業傳訊經理陳敏碧
電話:+852 2516 8733
電郵:candy.chan@gammonconstruc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