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可持续发展

致力成为负责任的企业,为环境和社区带来正面改变

詳細資料

屯门至赤鱲角連接路 – 南面連接路高架道路段:建设工程与生态保育的共赢思维

向难度挑战

屯门至赤鱲角連接路 – 南面連接路高架道路段工程把北大屿山与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连接起来。由于建造地点靠近北大屿山的高生态价值地区,如何把工程对附近生态环境和村民所造成的影响减至最低是我们的施工目标之一。

 

推行保护环境措施  悉心管理树木

团队修改设计图,设法缩减斜坡工程范围及临时工地面积,令原本需被砍伐的树群得以在原地生长,或被移植到工地范围内的树木培育区。被移植的树木留在原生地,存活率相对较高。沉香这类树根脆弱的珍贵品种则采用低调的保育手法处理,包括绕道建设公共行人径来引开公众或非法伐木者的视线。此外,我们善用被砍伐的树木,将其切成碎块或制成肥料,再用来复盖土壤或施肥,以增加泥土的养份。

 

生态保刻不容缓

鑑于邻近工地的大蠔河获刊宪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金门把「无污水排放」 区扩大至整个大蠔湾,其面积甚至比法定要求大十倍。海洋施工范围恰与中华白海豚栖息地重叠,故此,金门实施各类纾缓措施保护这种濒危的海洋生物,当中包括:

  • 聘用两位独立海豚专家提供意见,以及监察工程所造成的影响。
  • 设立250米长的海豚管制区,经培训的观察员会视察及通报海豚在海洋施工范围内出没的情况。
  • 规定船只在指定航线内以指定船速行驶,以免与海豚相撞。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方法

合约要求建造一道连接所有海洋码头的临时钢铁桥,作为不间断的通道。采用替代设计的模组化海上工作平台,分阶段在各码头位置落成,使预制及标准化的临时钢铁建筑物可轮流再用,从而节省大量材料。此外使用预制桩帽外壳组件建造部份桩帽的创新的方法可省却搭建临时防水堰及临时工作架的需要。工人工作日数得以缩减少,安全成效得以改善,以及对底栖动物的干扰也显著减少。

 

成果有目共睹

  • 超过两百棵树免被砍伐
  • 树质脆弱和被移植的树木得以完好保留
  • 大幅减低影响「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SSSI)的风险
  • 对海洋哺乳类动物的影响减至最微
  • 临时海上工作平台所用的钢铁材料及相关的二氧化当量(CO2(e))排放减少达40%以上。
  • 海上桩帽建造工程节省约40,000日工人工作日数

 

项目团队秉持「尊重自然」的理念,以前瞻性思维行事,并采取一系列创新的环保设计及纾缓对策,借以减废减碳,以及减少对生态构成影响从而创造工程与环境共融的赢局面。